还记得2012年4月,谷歌发布的谷歌眼镜吗?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实现增强现实技术的硬件设备。那时,国内的智能手机正在普及中,人们第一次透过谷歌眼镜看到了未来。
2014年,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重金收购Oculus之后,VR/AR市场一炮而红,VR应用成为科技产业明日之星。据IDC预测,2016年中国VR装置出货量将高达至48万台,与2015年相比增长476%。
可好景不长,VR并未真的走入寻常百姓家。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盛极一时的VR市场重归平静,2018年前两个季度全球VR头显出货量遭遇了30%下滑,“寒冬”论调不绝于耳。
暴涨暴跌的“VR市场泡沫”的背后,不仅是来自资方的压力,更多的是技术、内容、硬件等诸多方面的局限,性价比不对等的VR产品显然难以在并不成熟的消费市场掀起涟漪。
VR大热的那两年,每个网吧、游戏厅感觉不装套VR游戏设备都不好意思开门,起先的时候大家还会抢着去体验,一个月过后,VR设备就开始吃灰了。
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好玩了,翻来覆去就能玩那么两三个游戏,在玩家的眼中,“哼,VR再牛又怎么,有LOL好玩吗?”
VR内容这么贫乏,有设备也没什么用啊。
性价比什么的,不存在的
市场上,最多的VR设备是头显,这也国内大众接触最多的VR设备。
2015年3月,HTC推出了HTC Vive头显,一度被业界誉为是市面上最好的虚拟现实系统,非常适合那些愿意为了体验完整虚拟现实技术而花钱的朋友,不过它的售价可不便宜,整套售价为800美元(约合人民币5300元)。
HTC Vive
但仅仅是为了玩游戏花5300元买个头显,总显得很奢侈,又毫无性价比,除了科技发烧友,真的考虑购买的人并不多。
另外,在国内,随着VR兴起,一系列类似华强北VR盒子厂商,在VR市场的横行,价格低,但质量不过关,体验奇低。
这对市场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加上原本技术的局限性,VR体验仍无法达到预期。目前VR仍在努力解决三大诟病:眩晕、不清晰以及设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