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行业需求疲软 双十一如何谋破局?

总体而言,中国白色家电行业正承受下行压力。多家上市公司不但2015年前三季业绩同比下滑,而且第三季的跌幅大于前三季的跌幅。销售数据的下滑状况将冰箱行业面临的严峻事实再次摆在了人们面前,市场疲软,竞争必然日趋激烈。如何在寒冬保持住自己的品牌和市场份额成为每个冰箱企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近年来,由于两年前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产业政策,三四线市场的刚性消费需求被逐步透支,冰箱市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改善型消费需求。尽管前三季度家电品牌的数据并不好看,但业内仍对国内家电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奥维云网(AVC)总裁文建平预测,中国家电行业整个产业在未来10年仍然有望保持5%-8%的发展速度,10年以后的产值有望突破3万亿。文建平认为支撑来自国际化,国内家电业都具备在国际市场上冲锋的能力。
当然,面对寒冬,各大家电企业也并非坐等“春天”,随着行业寒冬逐渐达成共识,家电企业纷纷开启转型之旅,拥抱互联网,转战高端就是明显的举措之一。以行业巨头海尔为例,其早在几年前就启动了互联网战略,未来将加快U智慧平台建设,推进智能家电产业发展,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此外,海尔还提出用户即设计者的思路,通过“小微创客平台”丰富产品种类。海尔着力打造的高端子品牌卡萨帝,今年前三季收入同比增长了34%。其他品牌自然也不会“不思进取”,格力刚刚推出了油画空调;美的空调继续推精品工程。连二三线品牌也往高端走,美菱最近推出全新LOGO“MELNG”,积极拥抱互联网,扩大变频产品的产销量;志高力推智能云空调;以往爱打价格战的格兰仕,今年双11都不参与低端低价战。
如今双十一家电市场的战火已经全面提前点燃,家电企业能否借此良机走出行业低迷状态,也在考验着整个冰箱产业的市场创新能力。
当然要真正走出寒冬,除了大环境影响之外,企业自身的变革也是势在必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面向高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冰箱,未来将是企业能否走出寒冬所面临的重要考验。当然,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只有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