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再与360开撕:困境中的焦虑与浮躁
互联网江湖从来不缺少故事。而很多热门的故事都是出自一些事故。快播的热潮还未散尽,小米与360的一场对决大戏已然开幕。此次事件的起因相当的诡异:1月8日晚间,小米官方宣布其应用商店全线下架360软件,原因是因为一款“雷电OS”。
对此,雷电OS与360两方回应均表示不认同小米下架的理由。雷电方面宣称,小米所列举的下架理由,恰恰是当年MIUI的发展模式,他们认为小米做大后,正在扼杀会对其形成竞争力的优秀产品,这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而360回应: “360向用户推荐合作伙伴好的产品,是天经地义。因为雷电OS比MIUI轻巧、省电、快速、没有预装软件,就要被小米封杀吗?”,自己因此被莫名的全线下架,简直就是躺枪。于是,一场好戏又轰轰烈的上演了。
事实上,这并非小米首次向360开战。早在2013年,小米就曾下架过所有360产品,当时原因是小米称360手机助手建议用户卸载小米应用商店。这次小三之战战火重燃,所处的互联网环境却已经今非昔比,小米是从以前的一骑绝尘到如今被各大厂商围攻,而360今年推出奇酷手机后,成功跻身“花旗小妹”阵营。那么,问题来了,小米为何要这么激烈向360痛下杀手?360真的是躺枪了吗?
小米的未来在MIUI,当然不会任雷电OS屠戮
谈到雷电OS的下架理由,就需要讲一个问题,那就是互联网产品的“原罪”。互联网森林一直以来都是弱肉强食,任何一个产品从诞生到崛起,都多少沾有一些颇具争议的原罪。就如同小米之于专利擦边,陌陌之于约炮道德,快播之于色情争议。而小米因为专利问题在国外发展受到阻碍,陌陌因为约炮属性而不得不寻求转型,快播因为色情争议而面临司法。
所以,这种原罪在初期可能是产品成长的“激素”,但是一旦服用激素过多,则往往容易在后期产生病变。
关于雷电OS到底是一款怎么样的产品,在网上可以搜到非常多的相关内容。我并未亲自试用,所以无论怎么说,对于双方都是不公平的。因为不同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而我认为更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此次雷电OS被下架,除了因为小米方面公告中认定的理由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为重要的原因呢?其实,在我看来,不但有,而且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这种背景下,与360合作的雷电OS一经推出之后,就打出“比MIUI更适合小米手机的雷电OS。”这目标简直不能更明确,就差拿着枪指着MIUI说,你现在的口碑下滑,让用户倦了,我就是冲着你来的。而从小米的角度来说,如果用户用着自己的手机,互联网入口却都变成了雷电OS,一旦如此,就别想将小米的产品链接起来了。
将360全线下架是小米多方业务被蚕食后的反击
周鸿祎与雷军,虽然同为湖北老乡,但是从360对金山到小米对360,其恩怨纠葛持续了20年。360曾经一度将金山压制,作为金山领军人的雷军,那时候的内心一定是不甘的。所以他创办了小米,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小米风头正劲的时候,一直处于优势的周鸿祎更是在初次对决小米的时候受挫。
而之后,随着小米模式被多家厂商学透,一批如华为,魅族等老牌手机开始发力,小米的优势开始丧失,手机圈进入一片乱战的时代。
所以,小米只能找一个机会,从华为魅族等无法触及到的维度反击360,而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从软件上打击360,因为360目前的软件应用业务比重依旧非常高。因此,在这次雷电OS下架事件中,虽然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况,但小米仍然以360推荐了雷电OS为由,不惜代价的将360的全部应用从小米商店中下架。这种连带的做法,虽然让人有些质疑小米的极端,但也不失为一个打击对手的策略。
360所谓的躺枪,其实只不过是中了一颗橡皮弹
目前,在小米应用商店中用360、360卫士等关键词搜索,已经搜索不到360相关软件。而在被下架之后,360对小米的举动表示了严重不满,甚至认为自己躺枪了,在微博发表长文质疑小米“把推荐好产品的360下架,到底居心何在”。但是,即使是小米别有目的的将360全线下架,360就真的称得上躺枪了么?这件事对于360产品本身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虽然无法查阅到具体的数据,但以常理推断,作为国内重要流量分发平台之一的360,没下架之前,在小米应用商店获得用户量应该也并不是很大。因为由于小米与360神奇的敌对基因,喜欢小米的特质与喜欢360的特质,很难重叠到一个用户身上。
所以,小米应用商店的流量入口能带360的流量应该有限,就算被下架是360躺枪,中的也只是一颗橡皮弹,对其自身并无太大影响。因为360想要夺得小米的手机入口,最好的办法不是从打击小米软件上入手,而是继续用奇酷手机等硬件向小米发起进攻。
激烈的处理体现出小米在困境中的焦虑与浮躁
2015年,小米在多重威胁下,遭遇了销量下滑的滑铁卢。早在今年6月,我就曾经写过一篇《小米败局渐现,下坡来临》的文章,虽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是如今看来,文中预测小米下坡路来临的观点,也基本算是被证实了。
这次小米的主动进击,有点像抢了360的戏,仿佛它更像一家安全公司一般,一时还真叫人不适应。当然,这不是说小米真的是一家安全公司,可以评判决定其他竞品的命运,而是说明,这恰恰反映出了小米在当前衰退的困境中,展现出了以前极少出现的焦虑与浮躁,让人难以适应。
不过,在这场2016年第一场撕逼大战中,我认为双方都不是赢家,至于谁是输家,目前来看,也未可知。但是一定要指出一个赢家的话,那么,赢的是各大媒体平台和自媒体。因为这场小三大战目前的意义在于,自媒体又多了一份创作的素材,平台又多了一个吸引流量的话题。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