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成刚需 智能手表正主导可穿戴市场

智能穿戴新品买手环,还是手表?在前些年,可能更多理智的消费者会选择更实惠的手环。但是,这一现象在近期出现了逆转。根据Canalys的数据,智能手环自2020年第三季度达到销售高点以后,便进入持续下滑状态,至2024年第三季度,其出货量已经下滑至1000万台左右。与此同时,智能手表正凭借更加完善的功能和更加丰富的选择,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

健康管理成刚需 智能手表正主导可穿戴市场

功能饱和令智能手环衰退成必然

洛图科技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手环在传统主流电商的销量为934.3万台,除小米外,其他头部厂商的销量均同比下降。

健康管理成刚需 智能手表正主导可穿戴市场

智能手环的销量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反映出智能手环的先天不足。

首先,智能手环的功能、技术趋于饱和。记步、睡眠监测、心率监测等智能手环的核心功能,如今被智能手表全面覆盖。而手环受体积和成本限制,无法集成高精度传感器,医疗级功能难以实现,导致功能迭代停滞,也无法刺激消费者为更新一代产品买单。

其次,智能手环还吸引一批白牌厂商入局,智能手环均价因此下降。为确保利润率和用户体验,手机厂商反而没法去打价格战,最终导致手环市场两极分化,其中便宜的白牌手环仅需几十元,大厂的手环则保持在199元左右的起售价。手环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抑制了头部厂商的投资兴趣。

而智能手表的价格下探,成了压垮智能手环的最后一根稻草。初代智能手环价格可以低到不足百元。而如今,2024年,智能手环在电商平台的市场均价为287元。手环原有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更致命的是,手机厂商还推出了入门级智能手表。对于消费者,多花三四百元购买这个“大号手环”,就能够享受更丰富的功能,消费者自然更愿意买单,也让智能手环逐渐被消费者冷落。

智能手环是否就此沉寂,还不能下最后的定论。但是近些年的销量趋势已经说明,智能手环在国内消费者中“失宠”已经是必然。智能手表正在成为消费者的另一心头好。

健康监测+高性价比令智能手表更受青睐

手环价格下降、民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让智能手表成为如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首选。

随着时代发展,民众对于个人健康愈发关注。在如今智能手表健康监测功能更加广泛,记步、心率监测等功能可以通过ECG心电监测、GNSS定位芯片等更强大的传感器,提供进阶的健康管理能力。血氧、血压、血糖监测,脉搏心律分析、跌倒监测、运动表现跟踪……毋需专业设备,手环一测就能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健康和运动表现。甚至已经有智能手表已经被审批为二级医疗器械,智能手表在健康监测领域将有更多用武之地。

随着续航、传感等技术成熟以及规模效应作用,智能手表的市场均价也开始下降。2025年1月,智能手表手环被正式纳入“国补”范围,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给予产品售价15%的购新补贴,也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动力。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成人智能手表在传统主流电商的销量为941.7万台,销售额达129.6亿元,市场均价为1376元。

近年来,各手机厂商均在级智能手表上花了大力气,不仅外观设计更精致,功能也更全面,尤其是消费者看重的健康管理功能也更精细。比如:OPPO近期推出国内收款接入Deepseek的智能手表OPPO Watch X2 Mini ,这款手表外观时尚,功能也极具特色,可全天候进行健康监测,身心状态监测等,备受消费者青睐。OPPO公布的最新销售数据显示,OPPO Watch X2 Mini 智能手表、刷新京东、抖音、天猫平台行业首销纪录,而且近七成手表购机用户来自苹果、华为,实现生态破圈。

另一方面,499到799价位的入门级智能手表,虽然大都没有独立eSIM卡,无法独立接打电话;只能从应用商店下载有限的APP。但相较于全智能手表动辄四位数的价格,性价比更高,销量也不错。

准确健康数据是亟待智能手表攻克难关

当然,智能手表仍然面临诸多技术难关亟待攻克,特别是产品的测量精度、传感器能力、算法水平仍参差不齐。

封面新闻在社交媒体中也注意到,有部分消费者在正常使用智能手表时,手表会错误提示身体出现早搏等异常,夜间睡眠分析功能也给出的参数并不准确。相关领域专家指出,大量未经专业校验、认证的手环、手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充斥市场,提供的血压等参数不准确,易引发患者不适当就诊、焦虑等一系列问题,给临床带来一定困扰。

如何让监测出的数据说话,给用户提出更切实的健康建议,是可穿戴产品存在的重要意义。深圳市智能终端产业协会秘书长易维平近期也撰文指出,如何将繁杂的健康数据进行高效整合与精准解读,为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健康建议,成为亟待攻克的难题。这不仅需要持续优化算法模型,更要深化与医疗专业机构的合作。

智能手表更受消费者追捧的背后,是民众健康意识提升、产品技术迭代成熟的结果。智能手表因此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让更严谨科学的健康监测、运动监测分析、通讯等功能能够一手掌握。

对于未来的智能手表,易维平指出,未来的智能手表将借助更先进的交互技术,如手势识别、语音交互等提升便捷性和效率,契合用户多元的需求。在健康监测方面,智能手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阅读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