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手腕上的安全:提防儿童智能手表泄露信息
你的孩子戴“智能手表”了吗?
实时定位、高清双摄、人脸识别、视频通话……借助儿童智能手表这些功能,家长可以方便地与孩子沟通、掌握孩子行踪。殊不知,孩子的地理位置、图片视频、通话录音等隐私也面临泄露风险。
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对此展开了专门的测试。一位技术研发者将监测程序写入某销售量较高的智能手表中,通过这款程序,研发者可以远距离操控手表,获取儿童的活动数据与实时位置,甚至可以知悉孩子的通勤距离,看到孩子与父母、同伴的聊天记录。
儿童智能手表的用户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使用过程中加强安全防护,防止隐私泄露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尤为重要。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目前中国5岁至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表。”
进入数智时代,我们似乎无法阻挡智能手表的到来。用好这一工具,让其为孩子的生活提供便利,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就必须通过家校社三方合力,让儿童智能手表发挥其该有的效用。
作为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信息属于个人信息,是不能轻易告诉他人的是第一步。要从小培养孩子保护好个人隐私的意识,不要将姓名、性别、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名字、小朋友的外貌信息、学校的相关信息等告诉陌生人。同时,要教会孩子一些网络安全常识,比如,不扫来源不明或内容不详的二维码、不加陌生好友等。在选择儿童智能手表时,应该选择信誉有保障的产品,选择最实用的,而不是功能最丰富的。
实际上,针对儿童智能设备存在的隐患,相关部门已经重视起来: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组织制定的《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今年3月起正式实施。《指南》提出,儿童手表制造者需要考虑在监护人控制应用程序中设置足够的功能,以确保监护人能够对儿童智能手表的特定操作进行适当控制,如交友功能、应用内付费、内容发送等操作。
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明确要求重点整治儿童智能设备。其中指出,儿童智能设备存在自带App包含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以及以积分排行、功能解锁、背景更新等为名,诱导未成年人过度消费的问题。
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也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以及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应当具有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功能。
对于学校而言,要切实担负起安全教育的责任。在使用时间上,学校应该出台相关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段禁止学生使用手表,让学生在课堂上专注学习。通过班主任班会、节假日安全提醒、公众号家长提醒、安全教育课、信息技术课、心理课、思政课等,向学生不间断地输入各种融合性的安全知识等,以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预判能力和防御能力。
随着儿童智能手表功能不断丰富,不仅是隐私泄露问题,播放不适宜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诱导学生充值“游戏”等问题也一定程度存在。青少年使用儿童智能手表时所遇到的问题,是他们成长中将会遭遇的诱惑与风险的一个缩影。家长不妨把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儿童智能手表作为帮助孩子提高网络素养和智能产品管理能力,适应数字生活的第一课。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