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E3更多渲染图流出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Moto
作为在诺基亚之前霸占手机市场的品牌,摩托罗拉与诺基亚一样在新时代智能手机的冲击下遭遇了不少打击,之后先后被谷歌及联想收购。如今在中国,摩粉也是少之又少,在大街上也很难再听到“Hello Moto”的声音了。
大约一周半以前,Moto E3将在英国上市的消息曝光,而人们对此兴趣并不高涨,认为Moto只是打着怀旧的旗帜对老粉丝进行一次收割而已。今天外媒流出一些Moto E3的渲染图,我们也借此机会回顾那些年Moto的辉煌与如今的复兴之路。
Moto V3开启最后的辉煌
Moto最后的辉煌从2004年的V3手机开始。V3上市之前,摩托罗拉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公司在全球陷入巨额亏损,人员士气低落。Moto Razr V3拥有30W摄像头,双彩屏,金属拉丝超薄键盘,MP3铃声,它还拥有像它的名字Razr(刀锋)一样薄得锋利的全金属机身。正是凭借这款手机,“Hello Moto”响彻中国的大街小巷。
然而只有V3
V3给Moto带来了重新腾飞的机会,以及后续一系列的Razr手机。但是Moto公司似乎没有意识到V3的火爆从何而来,认为只要延续这种风格便能保持销售额的稳定增长。之后推出的V3I、V3IE、V3XX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只是V3的些微升级版本,不存在任何革新的地方。或许对于Moto来说,科技以加后缀为本。
MAGX将Moto彻底打入深渊
V3之后耗时三年,Moto拿出了它的Linux系统:MOTOMAGX。MAGX配合当时拥有出色配置的E6及A1200,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功。因为MAGX做了封闭式系统,将第三方开发挡在门外。要知道,一个人的智慧始终比不上集体,在另一个圈子的大佬,Valve正是凭借着创意工坊给用户巨大的发挥空间,才保证了Steam游戏平台的长盛不衰。
2009年9月,Moto意识到了开源的重要性,但为时已晚。此时,连塞班都倒在了安卓和IOS的面前,MAGX又能有何作为?
Q8垂死的挣扎
Moto需要一个能与安卓和IOS对抗的系统,于是选择在Q8上使用Windows Mobile,同时还采用了qwerty键盘。当时的WM6.0系统也不过是微软希望统一手机和电脑的试水作品,而Moto则成了为不稳定的WM6.0试验的小白鼠。自然WM敌不过安卓与IOS,2010年也被微软放弃,以全新的Windows Phone取而代之。
向安卓低头
既然打不过对方,那就加入对方。2009年,Moto推出了安卓机CLIQ试水,虽然市场销量和用户反映平平,但仍让Moto看到了未来的方向。之后的Droid通过Moto自身在超薄手机设计上的优势,使得该机的机身厚度创记录的仅有13.7毫米,不仅与普通全触屏手机没有多少差异,而且还一举成为了当前最薄的侧滑盖全键盘手机。此外,Droid还是第一款使用安卓2.0的手机。Droid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然而,Moto手机高昂的价格,设备的系统更新速度过慢,加上营销策略上的失误,使得Moto又一次错过了崛起的机会。
与谷歌结合
2011年8月15日,谷歌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在一年多之后,Moto X正式亮相。Moto X使用最新的安卓 4.2.2系统,但做了很多定制,比如永远处于激活状态的语音识别功能,随时随地都可以用语音“OK Google Now”来控制而不必打开手机再发出语音命令,在动作手势、摄像机和提醒系统方面也会有自己的改进。比如当你用手臂挥起手机做出要拍照的动作时,摄像机应用会自动开启。当探测到你做出拿起手机的动作时,则会像三星Galaxy S4那样自动呼出提醒列表而不必手动点亮手机。但是Moto仍然没有为了迎合市场而选择一个较低的价格,只是推出了较低端的Moto G。
划时代的Moto Z
在被联想收购后,Moto历经周折重返中国市场,并于今年开发Moto Z。这一次,Moto充分意识到了不能依靠单一的产品,而要不断创新,也意识到了用户群体就是一股庞大的资源。于是,Moto Z将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背部的16各金属触点来附加诸多特定功能的模块。同时也邀请用户来进行模块的开发。但是另一个致命的问题——价格——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结语:
Moto或许不再会成为国民手机了,但是他们找到了另一条路,引领手机未来发展趋势,定位高端人群,把握核心用户。可以说,Moto仍会取得成功,因为他们现在会给同质化严重的安卓机带来变化。
最后,看看E3的渲染图,让我们怀念一下曾经的“Hello Moto”。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报道